3月1日,2019年度的“史上最大规模人类周期性迁徙运动”,春运,平稳有序结束。根据交通运输部的数据,强大的中国交通系统在40天时间内,顺利完成了近30亿人次的全国旅客发送量。
2019年春运3月1日正式结束,交通运输部公布,春运期间全国发送旅客近30亿人次
不少外媒惊呼,把超过地球三分之一的人口一年倒腾一次,是个只有中国才能做到的奇迹。
而仅仅在十多年前,“春运”对大多数中国人而言,还是个痛苦的代名词。为求一张回家的票,可能需要排一宿队,在拥挤不堪的车厢挤十几甚至几十个小时。
如今,经济、技术的飞速发展,让时空神奇般的压缩了数倍,无数曾经漫长而艰辛的返乡之路因此变成了简单、舒适的旅途。
这一切,中国铁路建设,尤其是高铁建设的成就功不可没。
然而,返乡、出差、旅游等远距离出行,因为不断完善的高铁运营网络变得越来越轻松愉悦,另一个与交通有关的“痛点”却越来越清晰可感——大城市老百姓日常通勤的拥堵问题在持续加剧,并逐渐再越来越多的中小城市蔓延。如果留意观察不难发现,最近两年,很多田野调查式的“回乡笔记”能够引起大范围共鸣的,正是关于老家堵车的忧思。
对很多人来说,高铁、飞机再快一些,幸福感并不会持续增加,相比之下,他们更需要解决的,是时不时堵在上班路上“插翅难飞”的尴尬。
每年春节运送30亿人次无压力的中国交通,或许正在直面一场更大的出行考验。
堵城下沉,在“十八线小城”体验北上广的CBD
当你花5个小时就从北京顺利抵达1000多公里外的家乡,却在10公里的走亲拜年路上堵到怀疑人生;
当你奋斗多年终于喜提爱车,买好了中华烟,准备不小心把车开到田坎儿里喊全村人帮忙来抬,却发现刚到县城就被裹进车流动弹不得;
想一想,那些被上下班高峰期时速2公里支配的恐惧是不是瞬间卷土重来?
面对十八线小城的老家“繁华”如北上广的CBD,究竟该笑还是该哭?
其实,即便排除春节返乡人群带动的因素,“堵城下沉”也早有端倪,而且在近几年呈现出了愈演愈烈的趋势。
在高德地图每5分钟自动刷新一次的《中国主要城市拥堵排名》监测榜中,很多时候,新疆乌鲁木齐、山东济宁、湖南衡阳、四川南充等中小城市都能排在前十,一眼望去,前排“就坐”的香港、北京等反倒像个走错班的。
高德地图每5分钟自动刷新的《中国主要城市拥堵排名》
2018年一季度,银川、济南、洛阳拿下高德“中国最堵城市”榜单TOP3,一度在网上引起热烈讨论,此外,还有来自太原、昆明、沈阳、郑州甚至沧州、潍坊等“选手”区的网友纷纷表示不服,质疑排名有“黑幕”……
拥堵不再是大城市独有的“特色”,交通呈现出了大中小城市全面恶化的态势,这一结论,无论是客观的数据报告还是人民群众的主观“体验”,都得到了有力印证。
如今节后开工,对广大的返城青年来说意味着,老家塞车留下的心里阴影还没消散,又要迎头面对更挑战身心的拥堵日常。
2019春节假期结束后的第一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966名在大城市工作的青年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93.3%的受访大城市青年上班族被通勤不便的问题所困扰,85.3%的受访青年坦言通勤不便降低了幸福感,交通拥堵、耗时长和距离远则是他们面临的三大通勤难题。
治堵,已经是迫切需要解决的民生问题。
盲目修路、挖地铁,那些年,治堵走过的“弯路”
在过去很长时间,国内不少城市的治堵思路陷入了一个误区,认为车多了就要修路,结果造成了越修越堵的尴尬局面,因为修路的速度远远赶不上车辆增加的速度。有数据显示,城市道路每年增长2%,但城市里机动车年增速却高达15%。
如今,从“为车修路”转向“为人修路”,大力发展轨道交通,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城市视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一剂“良药”。
在国内,老百姓最常见到的轨道交通是地铁。“家门口有地铁站”“上班地铁直达”堪称广大上班族的朴素心愿;一个城市有地铁,则代表着这个城市的发达程度。“修地铁”几乎成了民心所向,甚至是城市管理者追求的“政绩”。
显然,这是另一个误区!
实际上,城市轨道交通按照国家标准划分总共有7种制式,除了地铁,还有轻轨、单轨、现代有轨电车、磁浮交通、市域快轨、自动导向轨道系统(APM)。在国外,地铁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当中的比例通常在30%左右。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收集的数据显示,2012年末,全世界62个国家的城轨交通运营线路中,地铁占33%,其他制式占67%。越发达的国家,地铁占比越低,比如,欧洲29国城轨交通中地铁仅占20%,有轨电车占了55%,市域快轨和轻轨单轨占了25%。
而在中国,城市轨道交通中地铁的占比高达78.23%,北京、上海的这一比例均超过了80%。这其实已经能够解释,为什么大城市地铁越建越多,私家车限行、限号,却依然感觉道路拥堵并未缓解——作为一种大运量的轨道交通制式,地铁的可达性有限,无法满足城市居民60%~70%集中在1~3公里范围内的日常出行需求,很多时候只能被迫依赖小汽车,必然导致堵车加剧。
大中小运量衔接,搭起城市“动脉”和“毛细血管”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徐光兴从应用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一个城市如果通行不畅,就等于一个人的血管堵塞。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也有一个类似的比喻,他认为,“交通系统之于城市犹如血管之于身体,既要有动脉主干通畅也需要有毛细血管通达末梢。”——在“城市治堵”课题上,这已是一个全球共识。
上世纪8、90年代,东京也曾经堵的像停车场,如今它却以车多人多、道路通畅著称于世,“秘诀”就在于打造发达的毛细血管。数据显示,东京拥有 2000 公里以上的轨道交通线,其中地铁线仅有约 400 公里,有各种小运量的轨道交通作为地铁的补充。
东京的经验充分证明,大城市治堵,光靠地铁是远远不够的,增加轨道交通路网密度,多制式有序衔接、协同发展才是出路。
对轨道交通“嗷嗷待哺”的中小城市,也大可不必只盯着地铁。
地铁造价高、运维费用高、投入巨大,中小城市财力难以承担,更重要的是,人流量不足,建设地铁只会浪费运力,在国内某些城市,不乏地铁拉着空座跑的尴尬现象。
相比之下,轻轨、单轨,工程造价和运维费用仅为地铁一半左右,比亚迪的跨座式单轨云轨甚至能做到三分之一,有轨电车的各项投入更低。
如今,这些中小运量的轨道交通制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城市所关注——中小城市不用“踮起脚尖”去够地铁的门槛也能修的起轨道交通,大城市则找到了填补“毛细血管”的“利器”。
告别“春运”之后,“拥堵”也有望成历史名词
政策也已经有了明确指向。
2018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业内简称“52号文”)发布,强调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要遵循“量力而行,有序推进”“因地制宜,经济适用”“衔接协调,集约高效”等基本原则。2003年以来,经历了十几年快速发展期的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正在步入新的发展“轨道”。
地铁之外,轻轨、单轨、有轨电车等中小运量轨道交通制式的市场需求正在扩大。
更可喜的是,中国城市轨道交通产业也因为以比亚迪为代表的民营企业的加入,迎来竞争、创新发展的新局面。
2019年1月15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发布的《比亚迪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调研考察报告》称,比亚迪的跨座式单轨云轨、胶轮有轨电车云巴,"为我国自主化城轨交通制式填补了空白,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实际上,2019年央视春晚,比亚迪的云轨云巴就作为深圳“未来之城”的重要表现元素,在深圳分会场惊艳亮相。
比亚迪轨道交通产品云轨、云巴亮相2019年央视春晚深圳分会场
按照王传福的设想,未来,云轨、云巴将在空中打造一张四通八达的轨道交通网络,与地铁共同构筑 “大中小运力匹配,地下地面空中协同”的三维立体交通网络,实现每300米就有一个轨道交通口,助力未来城市交通新升级。
2016年正式上市以来,比亚迪云轨目前已经在在国内签署了多个项目,其中,银川花博园云轨旅游线已安全运营一年多;在海外,与菲律宾、埃及、柬埔寨等国家也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2019年2月13日,巴西巴伊亚州与比亚迪正式签署合同,将在巴西名城萨尔瓦多修建全球首条跨海云轨。
有业内分析,中国高铁用十年时间让“春运”告别了悲情叙事,下一步,城市轨道交通有望让“悲催”的拥堵也成为历史名词。
在“治堵”这个全球城市共同面临的课题上,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企业,则正在向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城市输出“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