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自燃了?
最近在一些媒体、自媒体上的一条新闻忽然引发了高度关注:4月21日上海徐汇区某小区独立地下二层车库中的一辆特斯拉Model S发生燃烧,并引燃了停放在旁边的其他品牌轿车。虽然火灾未造成人员伤亡,但是车主仍然感到一阵后怕。他表示:事发时间距离他停车入库的时间,不过半小时左右。而这辆特斯拉使用三年半左右,没有坏过,事发时也没在充电。
第二天上午,特斯拉很快进行了回应:“在得知这起发生在上海的事故后,昨晚我们第一时间派出团队赶往现场。我们正在积极联络相关部门并配合核实情况。根据目前的信息显示,没有人员伤亡。”
无独有偶,国内电动汽车领军企业蔚来在西安一家授权服务中心维修时也发生了燃烧,虽然蔚来很快做出了回应,但是仍然让人不由得产生了联想——电动汽车的安全性难道真的不如燃油车?
其实,笔者觉得大可不必小题大做,
首先,车辆起火并非电动汽车的专属事故。根据消防部门的统计,由于传统燃油车的油路问题、管线老化、短路、以及高温引起易燃物燃烧、车辆撞击等,每年夏天全国发生的汽车起火事故,平均每天就有1~2起。
而且目前大多数电动汽车燃烧都与碰撞事故有关,当汽车发生猛烈碰撞时,动力系统中的锂电池及其配套元件受损,会将内部电极和电解液暴露在外部空气中。无论是作为活泼金属的锂还是电解液都极不稳定,一旦与外部接触便会迅速升温发生燃烧甚至爆炸。因此,动力电池外部一般会包有高强度合金、缓冲部件和冷却系统。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发生起火的可能性是极低的。
也难怪特斯拉CEO马斯克会在Twitter回应,“每年有超过一百万的燃油车起火并导致数千人死亡,但特斯拉的一次起火事件且无人受伤却成为头条新闻,为什么在这个问题上如此双标?”
其次,目前的主流电动汽车几乎无外乎采用了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而这两种材料在高温状态下会发生分解,其中前者会在200度左右发生分解,后者则达到了700度以上。
那为何特斯拉和蔚来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前者呢?这里面其实是“鱼和熊掌”的问题。之所以业界普遍认为三元锂电池更先进、磷酸铁锂电池趋向落后的根本原因是三元锂电池的优势是续航衰减小,尤其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中,续航衰减最小。
一边是稳定和相对安全,另一边是长待机性能好,毫无疑问这是电池技术需要突破的方向。而作为新生事物,电动车几乎引领着未来汽车方向,如果仅仅因为某些偶发事件,便将问题上纲上线、无限放大,那无疑等同于因噎废食。
我们也可以看看电动汽车的起火事故统计。
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3万辆,当年的车辆起火事故为14起;2016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为50.7万辆,起火事故29起;2017年,新能源汽车销量77.7万辆,起火事故为10余起(安凯客车一次性被烧80辆);2018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攀升为125.6万辆,起火事故40余起。
在国外,欧洲汽车工业协会(ACEA)在提供给EVS-GTR里面有一份材料提供了2010-2018年新能源汽车(xEV)在欧洲发生起火事故的情况,一共有28起。
仅从数字上大家就可以轻易判断出结果,随着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的崛起和保有量的增大,失火这样的偶发事件的增多属于正常现象,而真正值得注意是,我们在未来将如何应对和不断提升安全性。
幸运的是,相关部门已经意识到这个存在的问题。
3月14日,市场监管总局针对汽车三包新规(《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修订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原有的汽车三包规定包含所有汽车产品,修订稿最大的变化就是专门将动力电池、电机等新能源汽车特有重要部件纳入退换货范畴。
3月18日,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新能源汽车产品召回管理的通知》。
《通知》称,从2018年1月1日至本通知印发前发生的火灾等事故,有关生产者应逐一调查分析事故原因,并于2019年4月30日前提交分析报告。此外,文件还对三电零部件企业、新能源汽车生产者、相关机构和监管方分别提出了要求。
可以说,两项政策一致指向同一个重要目标:加强新能源汽车产品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随着补贴退坡,甚至完全退出,电动汽车将进入市场化竞争的新阶段,企业将会更加注重在产品质量上的竞争力。同时,随着监管机构以及企业对越来越多起火事件的研究,电动汽车的安全问题也一定会进一步得到解决和提升。
所以,对于这次的起火事件,我们既不必过度紧张、谈“火”色变,也不应该满怀质疑、刻意抹黑,相信这个领域内的无数专家会努力创造出让生活更加美好的电动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