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24h车讯

粤港澳大湾区,打造“优质生活圈”的“秘密武器”是什么?

字号+ 来源:全时车报 作者:陈成 2019-02-25 19:34

2019年2月18日,筹备多时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正式发布,迅速引起了舆论热议。 粤港澳大湾区9 2城市群规划 《规划纲要》全文2.7万字,其中,到2035年,宜居

2019年2月18日,筹备多时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正式发布,迅速引起了舆论热议。

粤港澳大湾区“9 2”城市群规划

《规划纲要》全文2.7万字,其中,到2035年,“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一流湾区全面建成”,可能是让普通老百姓最为关注的一句表述。

按照战略定位,粤港澳大湾区将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规划纲要》为此还设了专章论述。很多人好奇,这样的生活圈究竟长什么样子,又该如何建成?

实际上,无论是从专家、学者的解读,相关政策文件,国际经验还是人民内心向往来看,宜居宜业宜游都意味着,居民生活便利水平、生活质量等将得到大幅提升,湾区生态将更安全、环境更优美。

而公众普遍认为,交通基础设施通达、城市空气清新是实现这一切的两个基本前提。

高质量发展,立体交通是内涵之一

中山大学党委书记、粤港澳发展研究院院长陈春声在接受《光明智库》采访时称,打造优质生活圈为粤港澳三地居民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目前港珠澳大桥和广深港高铁已通车,未来随着三地基础设施和交通互联互通进一步完善,形成‘一小时生活圈’,三地居民工作生活的空间距离将不断拉近。”他说。

此外,陈春声还认为,“打造优质生活圈标志着更高标准的生态环境、生活质量,湾区内环境治理、城市治理的能力水平不断提升”,“绿色、智慧、节能、低碳的生产生活消费方式将成为时尚。”

然而不可否认,当前粤港澳三地还存在着影响大湾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一些短板。

在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党委书记隋广军看来,提升湾区高质量发展内涵,要着力加强内连外通的硬件基础设施网络,构建衔接顺畅的空中、路面及地下多维立体化交通体系。

换句话说,目前制约大湾区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于交通。

比如,高德地图发布的《2018年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显示,2018年全国最堵十大城市中,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之一的广州,交通拥堵程度仅次于北京,排名第二,而此前三年,其从未跌出过该榜单TOP10。

治污治堵,粤港澳大湾区拒绝“城市病”

关于如何让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早在2017年就曾有过论述。

2017年,在中山市举行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高层峰会”上,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作主题演讲,针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出了三点建议

王传福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须吸取全球大城市普遍存在的“城市病”教训,做好城市规划,交通要适度超前;同时要大力发展“绿色交通”,联合治污,打造低碳宜居城市群;对标世界三大湾区之一的东京湾,粤港澳要跨界交通融合,建设“轨道上”而不是“车轮上”的都市圈。

所谓“城市病”,最典型的症状是空气污染和交通拥堵。

国家环保部公布的《中国机动车环境管理年报(2017)》显示,机动车尾气污染已成为我国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是造成细颗粒物、光化学烟雾污染的重要原因,其污染防治的紧迫性日益凸显。北京市环保局2014年公布的监测分析结果也显示,北京市全年PM2.5来源中,本地污染排放贡献占64%-72%,在本地污染贡献中,机动车排放贡献所占比重达31.1%,排名首位。

据了解,在所有的机动车中,公共交通车辆(公交 出租车)的数量占比不到2%,但由于日均行驶里程长,它的排放相当于整个城市机动车尾气排放的1/3。另外1/3则来自于物流车和环卫车。公共交通车辆 物流车和环卫的数量只占机动车总量的20%,但它们的总排放却高达67%。

“城市交通的电动化能极大地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是治理城市空气污染的必经之路。”王传福说。

而针对交通拥堵问题,目前国际上的普遍做法是发展以轨道交通为主的公共交通系统。对此,以“车多人多,道路通畅”著称于世的东京就给出了很好的示范。

东京湾区的DID,人口密度在4000人每平方公里的人口集中区域比粤港澳大湾区的还多,它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但它凭借着通勤率高达90%的轨道交通,将东京湾区内各个城市连为一体,才打造了世界上最高效的都市圈,很好的实现了跨界交通融合。

因此,打造一个轨道上的都市圈,是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实现“宜居宜业宜游”的重要基础。

深圳模式,粤港澳大湾区的“宜居”基础

实际上,粤港澳大湾区内已具备宜居的重要基础。比如,为治理城市污染,率先实现公交全面电动化的“深圳模式”,已经成为外媒艳羡的“中国经验”。

2010年,深圳开启公交电动化,2017年底,市内最后一辆可能造成污染的燃油公交车正式退役;2018年底,深圳的纯电动出租车比例也达到了99.06%。这意味,深圳已成为全球首个公交车和出租车基本实现全面电动化的城市。

据统计,城市公交和出租车全面电动化后,深圳每年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减排量869.6吨,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量220.9万吨,差不多相当于80万辆家用小汽车的碳排放量。

效果也极为显著。2019年1 月 15 日,深圳市人居环境委介绍称,2018 年深圳 PM2.5 浓度同比下降 2 微克 / 立方米,达到 26 微克 / 立方米,为有监测数据 15 年以来最低,在珠三角地区浓度也为最低。

深圳成为全球首个公交车和出租车基本实现全面电动化的城市

深圳16000多辆纯电动公交车,比纽约、洛杉矶、多伦多、新泽西、芝加哥五个城市的公交车加起来还多,而其中90%以上是比亚迪生产的纯电动大巴——过去4年,比亚迪拿下了全球新能源车销量的四连冠。而据了解,未来几年,比亚迪还将更换深圳的重型卡车为电动车,港口、机场、矿山、仓库用车等也将陆续实现纯电动化。

在2019年的深圳春晚上,王传福作为企业家代表发言时不无自豪的说,“深圳清新的空气也有我们的一份努力。”

2019年的深圳春晚上,王传福作为企业家代表发言时不无自豪的说,“深圳清新的空气也有我们的一份努力。”

除此之外,比亚迪还针对城市拥堵问题,推出了轨道交通解决方案。其历时数年、投资上百亿元自主研发的轨道交通产品,中运量的跨座式单轨云轨和小运量胶轮有轨电车云巴,可广泛超大型城市交通支线和加密线、大中城市主干线、城市综合交通枢纽接驳线、旅游景区观光线、大型活动中心内部环线以及老城区及旧城改造交通线等——一定意义上说,云轨云巴的出现,能够让大城市补足缺失的交通“毛细血管”,中小城市找到了地铁之外,更加经济适用的轨道交通制式。

比亚迪云轨云巴闪耀2019年春晚深圳分会场

用电动车治污、轨道交通治堵,王传福的“绿色大交通之梦”希望实现城市“空气清新、车畅如流”,对照《规划纲要》,实际上,这也正是粤港澳大湾区“宜居宜业宜游”的未来生活图景。

比亚迪“用新能源车治污,用轨道交通治堵”的“绿色大交通梦想”,正在一步步落地

本站稿件来源编辑原创撰写、游客投稿及网络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bj@che24h.com进行删除处理。

相关文章
  •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关键词解读:“创新、交通、绿色”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关键词解读:“创新、交通、绿色”

    2019-02-25 16:53

网友点评